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中期。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时节,万物皆洁齐而清明,人体阳气生发,肝气易亢,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等脑部不适。以下是一些春分养生和清明时节的健康秘诀。

清明时节的养生原则

1. 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春分时节,自然界阴阳调和,草木萌动,万物皆显。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调养身心。

2. 注意防寒保暖

清明时节,气温波动较大,尤其是早晚温差明显。此时养生应注重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

3. 调理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清明时节,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春分养生具体方法

1. 头部叩击法

以指尖轻叩四神聪穴(属经外奇穴,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个穴位),从前往后呈Z字形行进,此法可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

2. 颈项导引术

双手交握置于颈后,头颈缓慢做“米”字书写,每个方向停留3次呼吸的时长。

3. 穴位按摩

19~21点,手少阳三焦经行经时按摩合谷穴(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顺时针揉按2~3分钟,疏肝理气。

4. 注意防护,预防倒春寒

清明前,外邪易袭,需加强防护,尤需注意“倒春寒”防护。外出可佩戴丝巾保护颈后风府穴。特别注意避免洗头后直接吹冷风,建议用吹风机温风彻底吹干发根。

5.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视物模糊、突发性耳鸣等先兆症状,应立即就医。

饮食养生

1. 宜多食用温凉性的食物

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如吃寒性食物,则佐以温热之品,比如海鲜配上葱姜;如服益阳之品,则配以滋阴之物,以达阴阳平衡,比如韭菜炒鸡蛋。

2. 省酸增甜

中医讲肝气旺盛之时,脾胃虚弱,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应少食酸味食品,增加甘味食品(比如大枣、蜂蜜)的摄入,以补养脾胃。

3. 多吃时令食物

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赐予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如菠菜、竹笋、香椿、豆芽、蒜苗、豆苗、韭菜等。

总结

春分养生和清明时节的健康秘诀在于顺应自然规律,调养身心,注意防寒保暖,调理饮食,预防疾病。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春分时节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