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养生之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调畅情志被视为养生的重要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程凯教授,为我们揭示了养生之道从调畅情志开始的奥秘。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在中医学中,情志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凯教授指出,情志包括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这些情绪在正常范围内对人体有益,但过度或不当的情绪变化则会损害人体脏腑功能,导致疾病。

肝脏与情志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与情志关系密切。肝脏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使人的情绪保持平和。若肝脏功能失调,则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调畅情志的方法

清静养神

程凯教授强调,清静养神是调畅情志的关键。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杂念纷扰,可以使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

清静养神的方法:

  • 专心致志:专注于某一事物,排除杂念。
  • 寡言语:减少言语,避免不必要的交流。
  • 寡思虑:减少思考,避免过度思考带来的精神压力。

调摄情志

以情制情法

中医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例如,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等。

移情法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人的情绪,以解脱不良情绪刺激的方法叫移情法。例如,看书解闷、听曲消愁、外出旅游或锻炼等。

养生之道,从调畅情志开始

程凯教授总结道,养生之道,从调畅情志开始。通过清静养神、调摄情志等方法,我们可以保持情绪平和,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这也是我们享受生活、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

结语

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调畅情志,是养生之道的基石。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调节情绪,从而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