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到来。在这一时期,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人体也容易受到“秋燥”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处暑养生的小技巧,帮助您健康度过这个节气。

饮食调养

滋阴润燥

处暑时节,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冬瓜、蜂蜜、萝卜、菱角、梨、甘蔗、干贝、海带、莲子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避免辛辣

秋季应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如苦瓜、羊肉等,以免耗气伤阴、化燥生火。

增酸减辛

处暑时节,应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以助肝气,同时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穿衣保暖

适当增减衣物

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由于秋冻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遵循“春捂秋冻”

对于中老年人和幼儿,应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过度保暖。

起居调养

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秋乏,处暑时节,最好比平时多睡一个小时。

调整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适应秋季的自然规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预防感冒。

运动养生

选择适宜的运动

处暑时节,适宜进行户外运动,如登山、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加强心肌的收缩力,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注意运动强度

处暑时节,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

情绪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

处暑时节,自然界阳气趋向收敛,万物逐渐出现肃杀景象,此时应主动、及时地调整好心情,注意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平和,切勿悲忧伤感。

适当参加活动

适当参加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登高望远,有助于缓解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通过以上这些养生技巧,相信您可以在处暑这个节气中保持健康,迎接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