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的气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应对寒冷,很多人开始注重养生,但其中存在一些误区,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以下将揭秘冬季养生的六大误区,帮助大家正确养生。
误区一:多穿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分析
衣服本身并不会产生热量,其主要作用是隔离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从而保持体温。如果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
建议
冬季穿衣应以保暖为主,建议采用多层搭配的方式,既能保证保暖性,又能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随时调节。
误区二:关紧门窗感冒少
分析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人容易感冒、咳嗽。
建议
冬季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误区三:戴口罩防感冒
分析
鼻子吸进的冷空气在进入肺部时已经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与生俱来,并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使人的耐寒力明显提高。戴口罩人为地阻止了这种生理功能本应得到的锻炼,使人的抵抗力变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建议
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围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垫厚鞋垫来保暖,而不是依赖口罩。
误区四:喝白酒可御寒
分析
喝酒后,受酒精刺激,血管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所以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尤其是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反而会感觉冷。
建议
冬季御寒应以饮食和穿着为主,适量饮用温热的饮品,如姜茶、红糖水等,而不是依赖酒精。
误区五:进门马上烤暖气
分析
从寒冷的室外回来,手脚冻得冰凉,很多人习惯马上把手脚放到暖气上或在火炉边取暖。这种做法会导致手脚血管迅速扩张,随后又收缩,容易造成手脚生冻疮。
建议
从室外回来后,应先让手脚自然回暖,可通过摩擦等方式使表皮温度回升,然后再用热水浸泡。
误区六:蒙头睡觉
分析
有的老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以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建议
冬季睡觉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蒙头睡觉,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总结,冬季养生需要注意避免以上六大误区,正确的方法才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