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权社会中,后宫妃嫔们为了赢得皇帝的青睐,常常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自己的容颜。她们不仅依靠化妆技巧,更借助各种养生秘籍来延缓衰老,维持青春。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妃嫔们的驻颜术,揭示她们是如何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依然保持容颜不老的。
一、武则天的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其驻颜术被后人传为佳话。《外台秘要》中记载,武则天使用的秘方名为“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此方主要原料为五月五日采根苗全在的益母草,制作工艺复杂,需用大小火炼烧一天一夜,并多次研磨过筛。据说,正是因为这一秘方的神奇功效,武则天在83岁高龄时依然容颜姣好,皱纹极少。
二、杨贵妃的杨太真玉红膏
杨贵妃,唐代四大美人之一,其美容秘方“杨太真玉红膏”同样备受关注。此方主要成分包括去皮杏仁、滑石、轻粉、龙脑、麝香及鸡蛋清。使用方法是将杏仁、滑石、轻粉研为细末,在笼中蒸过,然后加入龙脑、麝香,用鸡蛋清调匀。据记载,此方能使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
三、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张丽华的美人红
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张丽华,为了博得后主欢心,从《枕中方》中找到了“美人红”这一秘方。据《肘后备急方》记载,使用“美人红”后,皮肤会变得细嫩光滑,娇媚异常。
四、明清时期的后宫美容养颜用品
明清时期,后宫妃嫔们常用的美容养颜用品包括玉肌散、集灵膏、二冬膏、太和饼、明目延龄丸以及阳春白雪糕等。
五、道教养生驻颜术
古代女子修养,常入道门,因为道家有一整套完整的保养身材及调和气血容颜的方法。其中,赵飞燕得异人传养生术,年逾50仍如少女;四大美人的杨贵妃也曾出家为女道士,道号玉真。道家养生驻颜术主要包括调形、调气、调心和调神四个方面。
调形
练习动功具有疏通经脉、运行气血的作用,还能锻炼形体,使人身轻矫健,形体健美。
调气
以呼吸为基本操作。人从自然界吸进的清气,不但能增强元气、充实脏腑的气、活跃经络的气,还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充养。
调心
是调控心理意识的状态,也称为练神,其意义在于改变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调心即调整大脑皮层处在放松状态,此时人的潜意识(道家称为‘元神’)易显现出来,元神的作用在于对人体起自我调节作用。
调神
一者可使心神安宁、情绪稳定,很多美容困扰如黄褐斑、白发、漏脂性皮肤炎等,均和情志变化有关,道家驻颜回春功的调心能使人情志安定、精神放松,从而能防治此类疾病。
六、后宫妃嫔的养生生活方式
除了上述养生秘籍,后宫妃嫔们的生活习惯也对她们的容颜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长年以丸药、汤剂为伍,注重饮食调理,保持身心愉悦。此外,她们还善于消磨时光,如穿针引线、细绣荷包、手揉核桃、养神入定等,以打发寂寞漫长的时光。
总之,古代妃嫔们的驻颜术丰富多彩,既有内服的药方,又有外用的化妆品,还有道教的养生方法。这些秘籍不仅为她们赢得了皇帝的宠爱,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