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起居关键点

1. 早起早睡

随着气候转冷,患脑溢血的患者风险增加。这是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气血的舒达,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保持身心健康。

2. 适度添衣

寒露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秋季适当承受些寒冷有助于提高肌肤和鼻黏膜耐寒力。但对于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冻”出病来。

3. 常室内通风

秋天宜早起早睡,确保睡眠充足。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房劳伤肾。初秋天气炎热,电风扇不宜久吹;初秋寒气袭人,既要避免受凉感冒,又要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标准批准的情况下,住宅及周边可种植一些绿植,让环境充满活力又可净化空气,推动身心健康。

4. 热水泡脚

俗话说:“寒从脚起。”寒露之后,气温逐渐降低,热水泡脚有助于防寒保暖。泡脚的同时,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让四肢更快获得血液滋养。

二、饮食养生关键点

1. 预防秋燥

寒露时节,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裂、皱纹增加、喉部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关键的保健标准。在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重补充人体水分,防止劳累过度和运动过量导致津液损耗。

2. 多饮滋补汤

寒露时节,多喝水很好,尤其是将食补的食材做成滋补汤食用更为适合。可以选用新鲜的大白菜、萝卜、莲藕等,搭配鱼、肉等制成汤,如花生仁凤爪汤、莲藕牛肉汤、西兰花牛肝汤、萝卜猪排骨汤等。

3. 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因此,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三、穿衣养生关键点

1. 防寒保暖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要注意防寒保暖。穿衣要分层,重点保暖头部、颈部与膝关节,确保室内温度在18~22℃。

2. 避免单衣

转季时,穿着打扮不宜换得太快,最好是薄厚搭配,以防寒保暖为主。

四、其他养生关键点

1. 饮茶养生

根据正确的季节,选择喝正确的茶叶。寒露节气,可以选择茶性相对偏寒,有利于降噪降火的菊花茶等。

2. 精神调养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习惯,多晒太阳,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赏雪等,以改善心情。

3. 运动调养

适当进行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既不受天气影响,又能锻炼身体。

总之,寒露养生要注意生活起居、饮食、穿衣等方面的调整,保持身心健康。希望以上关键点能帮助你顺利度过寒露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