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跟随古老的24节气养生秘籍,我们将探索如何根据自然规律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养生重点,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一节气对应的养生之道。
1. 立春(2月3-5日)
气候特点:阳气初升,余寒未退。
养生重点:防风保暖,疏肝气。
饮食:韭菜、葱、荠菜助阳气生发,少食酸味。
起居:“春捂”护颈背,晨起梳头百下通经络。
2. 雨水(2月18-20日)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降水增多。
养生重点:春捂下厚上薄,调畅情志以养肝。
饮食:少酸略甜粥养胃,捶背升阳驱体寒。
3. 惊蛰(3月5-7日)
气候特点:百虫活跃。
养生重点:防虫类叮咬,避免损害皮肤。
饮食:按摩迎香健鼻窍,远离流感鼻炎扰。
4. 春分(3月20-22日)
气候特点:昼夜均,寒暑平。
养生重点:健脾养肝,调和阴阳。
饮食:香椿一把健脾胃,理气抗菌食欲归。
5. 清明(4月4-6日)
气候特点:雨多风燥,易发过敏。
养生重点:清肝火,防湿邪。
饮食:菊花茶、枸杞叶粥清肝明目。
6. 谷雨(4月19-21日)
气候特点:雨量适中,气候温和。
养生重点:润肺防燥,保暖防寒。
饮食:蜂蜜雪梨羹、银耳莲子汤滋阴润肺。
7. 立夏(5月5-7日)
气候特点:气温升高,湿度加大。
养生重点:健脾祛湿,防苦夏。
饮食:红豆薏米粥、冬瓜汤利湿,忌贪凉饮冷。
8. 小满(5月21-23日)
气候特点:湿热交织,脾胃易弱。
养生重点:清热祛湿,防苦夏。
饮食:绿豆汤、西瓜汁清热解暑。
9. 芒种(6月5-7日)
气候特点: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养生重点:养心护阳,清热祛湿。
饮食:苦菜、黄瓜清热解毒。
10. 夏至(6月21-23日)
气候特点:酷热多汗,易耗心气。
养生重点:补气生津,防中暑。
饮食:西洋参麦冬茶、酸梅汤生津止渴。
11. 小暑(7月7-9日)
气候特点:气温升高,湿度加大。
养生重点:清热解暑,养心护阳。
饮食:绿豆粥、西瓜汁清热解暑。
12. 大暑(7月23-25日)
气候特点:酷热多雨,湿气重。
养生重点:温补脾肺,清热祛湿。
饮食:生姜、大枣、枸杞汤温补脾肺。
13. 立秋(8月7-9日)
气候特点:昼夜温差大,燥气渐盛。
养生重点:润肺防燥,保暖防寒。
饮食:蜂蜜、梨、银耳滋阴润肺。
14. 处暑(8月23-25日)
气候特点: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减小。
养生重点:收敛肺气,调整阴阳。
饮食:百合、蜂蜜、银耳滋阴润肺。
15. 白露(9月7-9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露水增多。
养生重点:润肺防燥,保暖防寒。
饮食:蜂蜜、梨、银耳滋阴润肺。
16. 秋分(9月23-25日)
气候特点:昼夜均,寒暑平。
养生重点:养肺护阴,调整阴阳。
饮食:梨、蜂蜜、银耳滋阴润肺。
17. 寒露(10月8-10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露水凝结。
养生重点:润肺防燥,保暖防寒。
饮食:蜂蜜、梨、银耳滋阴润肺。
18. 霜降(10月23-24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霜冻出现。
养生重点:养肺护阴,调整阴阳。
饮食:蜂蜜、梨、银耳滋阴润肺。
19. 立冬(11月7-9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露水凝结。
养生重点:温补脾肺,调整阴阳。
饮食:生姜、大枣、枸杞汤温补脾肺。
20. 小雪(11月22-24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雪花飘落。
养生重点:养肾护阳,调整阴阳。
饮食:黑芝麻、核桃、枸杞养肾护阳。
21. 大雪(12月7-9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雪花纷飞。
养生重点:养肾护阳,调整阴阳。
饮食:黑芝麻、核桃、枸杞养肾护阳。
22. 冬至(12月21-23日)
气候特点:气温最低,阴气最盛。
养生重点:温补脾肺,调整阴阳。
饮食:生姜、大枣、枸杞汤温补脾肺。
23. 小寒(1月5-7日)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阴气盛。
养生重点:温补脾肺,调整阴阳。
饮食:生姜、大枣、枸杞汤温补脾肺。
24. 大寒(1月20-22日)
气候特点:气温最低,阴气最盛。
养生重点:温补脾肺,调整阴阳。
饮食:生姜、大枣、枸杞汤温补脾肺。
结语
遵循2017年24节气养生秘籍,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和作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愿您在新的年份里,四季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