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黄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而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保健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黄芩的养生之谜,揭示其在中药界的绿色守护神地位。

黄芩的植物学特征

黄芩,学名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属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肥厚,肉质,伸长而分枝。茎四棱形,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基部稍木化。叶交互对生,近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黄芩的性味归经

黄芩的性味归经为苦、寒,归肺、胃经。在中医理论中,苦味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等功效;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因此,黄芩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热性疾病,如发热、感冒等,以及肺胃相关的疾病,如咳嗽、消化不良等。

黄芩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

黄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火气,用于治疗各种由于体内火气过盛引起的疾病,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

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利尿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抗菌

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抗病毒

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安胎作用

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抗癌作用

黄芩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扩散。

黄芩的养生配方推荐

清肺抑火丸

黄芩140克,栀子80克,知母60克,浙贝母90克,黄柏40克,苦参60克,桔梗80克,前胡40克,天花粉80克,大黄120克。可清肺止咳,化痰通便。水丸1丸6克(1次),大蜜丸1次9克,每日2~3次。

黄芩煎液

黄芩7克50%煎液。1岁以下每天6毫升,1岁以上8~10毫升,5岁以上酌加。均分3次服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黄芩煎服

黄芩30~40克。水煎分3次顿服。治疗妇女妊娠恶阻。

保健注意

常用量

黄芩的常用量为3~9克。

禁忌

脾肺虚寒、少食便溏者忌。

总结

黄芩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的中药材,在中药界被誉为绿色守护神。了解黄芩的性味归经、药用价值以及养生配方,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中药材,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