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军博士的《二十四节气导引》是一本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生活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二十四节气养生的著作。以下是对本书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称为一个节气。这些节气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气候变化和生物现象,是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
二、节气养生的原理
牛爱军博士在书中指出,节气养生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调整作息、饮食和运动,可以使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三、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1. 冬至
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点是养阳气。书中介绍了“守子时”的方法,即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保持身心平静,有助于阳气的生成。
2. 小寒
小寒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积蓄阳气,打好根基。书中介绍了“深则蓄,蓄则伸”的站桩方法,有助于建立身心链接。
3. 大寒
大寒时节,阳气开始萌发,养生要点是让手指和脚趾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书中介绍了“静以养精,精足而动”的导引方法。
4. 立春
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养生要点是打开胸腔和两胁,促进气血流通。书中以李白“以手抚膺”的故事为例,介绍了相应的导引动作。
5. 雨水
雨水时节,万物复苏,养生要点是调养脾胃。书中介绍了“舌要生水,人才能活”的养生方法,以及“舌抵上腭”的练习技巧。
6. 惊蛰
惊蛰时节,昆虫开始出土,养生要点是强健筋骨。书中介绍了“人体的鼓声——鸣天鼓”的导引方法,以及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
7. 春分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养生要点是调和阴阳。书中介绍了“分掌侧摆式”的导引动作。
8. 清明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养生要点是疏肝解郁。书中介绍了“左右开弓式”的导引动作。
9. 谷雨
谷雨时节,农作物开始生长,养生要点是调养脾胃。书中介绍了“按揉大包式”的导引动作。
10. 立夏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养生要点是养心。书中介绍了“反手抱膝式”的导引动作。
11. 小满
小满时节,农作物开始成熟,养生要点是调养脾胃。书中介绍了“单举调脾式”的导引动作。
12. 芒种
芒种时节,农作物开始收割,养生要点是养心。书中介绍了“托掌升阳式”的导引动作。
13. 夏至
夏至时节,气温最高,养生要点是养阴。书中介绍了“引体令柔式”的导引动作。
14. 小暑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养生要点是养心。书中介绍了“单腿伸展式”的导引动作。
15. 大暑
大暑时节,气温最高,养生要点是养阴。书中介绍了“掉尾回首式”的导引动作。
16. 立秋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肺。书中介绍了“耸身反弓式”的导引动作。
17. 处暑
处暑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肺。书中介绍了“捶揉肾俞式”的导引动作。
18. 白露
白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肺。书中介绍了“旋脊后瞧式”的导引动作。
19. 秋分
秋分时节,昼夜平分,养生要点是调和阴阳。书中介绍了“掩耳侧身”的导引动作。
20. 寒露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心。书中介绍了“提肩缩颈式”的导引动作。
21. 霜降
霜降时节,气温最低,养生要点是养肾。书中介绍了“抱膝旋转式”的导引动作。
22. 立冬
立冬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肾。书中介绍了“踏步揉腹式”的导引动作。
23. 小雪
小雪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养生要点是养肾。书中介绍了“擦腰拍打式”的导引动作。
24. 大雪
大雪时节,气温最低,养生要点是养肾。书中介绍了“摩腹揉腰式”的导引动作。
四、总结
《二十四节气导引》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养生著作,通过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养生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学会根据节气调整养生方式。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