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被誉为“药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和养生大师。他的养生十三法,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推崇,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将深入解析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为现代人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指南。

一、发常梳:激活头部经络,滋养发根

方法: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原理: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通过梳发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气血流通,从而滋养发根,保持头发乌黑亮丽。

二、目常运:强化眼部,缓解眼疲劳

方法: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原理:此动作可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对近视和弱视有积极的调节效果。

三、齿常叩: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

方法: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慢慢做36下。

原理:通过齿叩可以激发经络气血,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也能增强牙齿的根基,预防口腔疾病。

四、漱玉津:调和荷尔蒙分泌,强健肠胃

方法: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次。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原理: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五、耳常鼓:促进耳部血液循环,提高听力

方法: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可听到“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原理:耳常鼓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有效提高听力,甚至预防耳鸣。

六、面常洗:促进面部气血流通,焕发光彩

方法: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抚脸,同时双手同时向外圈。

原理:通过面常洗,可以促进面部气血流通,让肌肤焕然一新,焕发出自然的光彩。

七、头常摇:缓解脖颈压力,保持思维敏捷

方法: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原理:头常摇能够舒缓脖颈压力,帮助我们缓解疲劳,保持思维的敏捷。

八、摆动腰部,改良气机

方法:腰常摆可以舒展腰腹,有助于推动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避免了许多生活方式带来的不适。

九、揉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方法: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原理:揉腹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十、提肛:增强肛门括约肌,预防便秘

方法: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

原理:提肛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预防便秘。

十一、出行,动起来!

方法:挺直胸膛,心无杂念地散步,尽情欣赏沿途景色,保持轻松的心情。

原理:散步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十二、常散步

方法:饭后散步,活到九十九。

原理: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十三、呼吸养生

方法: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原理:深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摄入量,有助于身体健康。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适合现代人学习和实践。通过坚持这些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