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39亿,这一数字令人担忧。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其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本文将结合养生堂专家的观点,揭秘糖尿病前期的识别方法及应对策略。

一、糖尿病前期的定义与危害

1. 定义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耐量低减,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具体来说,餐后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2. 危害

糖尿病前期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长期存在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尿病前期的识别方法

1. 家族史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其患病风险较高。

2. 年龄

45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前期风险逐渐增加。

3. 体重指数(BMI)

BMI在25以上的人群,属于超重或肥胖,患糖尿病前期风险较高。

4. 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因素。

5. 高血压

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也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因素。

6. 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心脑血管病变,如中风偏瘫等,也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因素。

7. 妊娠糖尿病史

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患糖尿病前期风险较高。

8. 不良生活习惯

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糖尿病前期风险。

三、糖尿病前期的应对策略

1. 改变饮食习惯

控制饮食总热量,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增加体育锻炼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了解血糖变化情况。

4. 控制体重

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治疗。

6.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

四、总结

糖尿病前期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养生堂专家提醒,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