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养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然而,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很多人却陷入了养生的误区,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将揭秘一些常见的养生误区,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养生之道。
误区一:养生到年老时再说
很多人认为养生只是为了长寿,是年老、退休以后的事,小孩子、年轻力壮的人不必考虑。实际上,人的生命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运动需要保持各方面平衡。养生就是维护和延长机体生命运动的平衡,以享天年。因此,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
误区二:养生就是吃补药
现在有不少人去找中医,说要开点补药,因为常常感到疲劳;年届四五十岁,体力精力皆不如前,而据说中药能补身体。实际上,过度进补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身体质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补养。
误区三:饮食不能过
生活条件好了,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尊长敬老的传统,给老人安排的饭食是越来越好。好东西面前,往往控制不住食欲,一不留神就容易吃过头。要把握一个原则:粗细好坏都要吃,但都不能过。
误区四:穿衣不能过
穿衣过多,身体易出汗,阳气不能泄越,便干扰了人体阴阳平衡。不能怕麻烦,衣服要随时增减。穿衣太紧,不透气,病就爱上身。
误区五:运动不能过
要多动,越是天冷,越不能躲在屋里不运动;多运动,就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老年人常常会有便秘的困扰,多动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麻烦。
误区六:水果可吃可不吃
水果里含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胆固醇的果胶等。老安建议饭前吃水果,有效帮助控制热量、补充膳食纤维。
误区七: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蛋黄是鸡蛋的精髓。鸡蛋中大部分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都存在于蛋黄中。此外,蛋黄还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一些朋友担心吃了蛋黄,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实际上,体内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一是肝脏产生的,占70%-80%。另一个是外源食物摄入的,占30%左右,如果吃得多,肝脏产生的自动就会减少。
误区八:植物油吃多了没关系
其实植物油的热量是非常高的,相同重量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要高出猪肉一倍多。
误区九:不胖不瘦不用锻炼身体
不胖不瘦,不见得健康指标就正常。如果长期不运动,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就会不正常,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十:每周一次剧烈运动
习惯静坐生活的人,突然剧烈活动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最大,锻炼必须循序渐进,坚持即可。
误区十一:少吃就可以减肥
少吃会影响免疫功能,身体变得脆弱,而且体重还会反弹。
误区十二:大量出汗可以减肥
人体中的水分主要在体液和肌肉细胞中,而不在脂肪细胞中。排出汗液可以带走部分代谢废物,只会暂时减重,并不能减肥。
总结
养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对待养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走出养生的误区,迈向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