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肺栓塞,作为一种隐蔽而致命的疾病,常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肺栓塞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将深入探讨肺栓塞的成因、症状、高危人群以及如何识别其“隐形警报”,帮助读者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肺栓塞的定义与成因

定义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

成因

  1. 血液高凝状态:高龄、恶性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妊娠或产褥期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
  2. 血管内皮损伤:大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吸烟等可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凝血过程。
  3. 静脉血流瘀滞:长时间卧床、长途旅行等可能导致静脉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肺栓塞的症状

肺栓塞的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常见症状包括:

  1. 呼吸困难:静坐时突感空气稀薄,活动后加重。
  2.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锐痛,常伴随胸膜摩擦音。
  3. 咳嗽:可能伴有咳血。
  4. 晕厥:突发眼前发黑。
  5. 口唇、指甲床发紫:提示严重缺氧。

高危人群

  1. 中老年群体: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
  2. 创伤及手术治疗者: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
  3.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
  4. 凝血功能异常者:孕妇、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等。
  5. 长期久坐者:长途乘车、坐飞机、司机、长期卧床的人群等。

如何识别肺栓塞的“隐形警报”

  1. 关注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了解个人风险: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2.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注意腿部健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腿部血液循环。

结语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和预防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肺栓塞的成因、症状、高危人群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这个“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