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惊蛰,作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在这一时节,人体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调整,以保持健康。本文将为您揭秘惊蛰时节必吃的“养生药膳”,帮助您在这个时节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

惊蛰养生药膳原则

  1. 疏肝理气:春季肝阳易亢,情绪波动易引发头痛、失眠。因此,惊蛰时节宜饮用疏肝解郁的药膳,如玫瑰陈皮茶(玫瑰花、陈皮、枸杞),以缓解焦虑。
  2. 健脾祛湿:岭南气候潮湿,湿邪易困脾。推荐五指毛桃土茯苓猪骨汤:五指毛桃益气补虚,土茯苓祛湿解毒,搭配赤小豆、猪骨煲汤,健脾利水,适合春困乏力者。
  3. 预防春病,增强免疫:惊蛰后病毒活跃,可佩戴香囊(艾叶、苍术、石菖蒲、薄荷、藿香等研未),或晨起用盐水漱口。饮食上宜清淡,避免生冷,推荐蒲公英白鲫鱼汤,清热解毒,缓解肝火旺引起的口苦咽干。

惊蛰特色药膳推荐

  1. 紫苏薄荷鱼头汤

    • 材料:大鳙鱼头1个、鲜紫苏叶15克、鲜薄荷叶5克、葱段适量、生姜30克、食盐少许、猪油或者花生油适量。
    • 制作方法:处理鱼头:将鱼头洗净后去掉内部黑膜,对半切开备用。煎鱼头:热锅加猪油或者花生油,放入姜片煸香,放入鱼头,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煮汤:加入开水(约15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煮至汤色乳白。加配料:放入鲜紫苏叶、鲜薄荷叶,再撒适量盐调味,煮3分钟,撒入葱花,即可关火,起锅食用。
    • 药膳功效:疏风固表,疏肝健脾。
  2.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

    • 材料:新鲜土茯苓25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3片。
    • 烹制: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猪月展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即可。
    • 功效:祛湿健脾。
  3. 川贝母海蜇皮猪瘦肉汤

    • 材料:川贝母12克、海蜇皮80克、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 烹制:川贝、海蜇皮分别洗净,稍浸泡,晾干;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 功效:去痰湿、止鼻鼾、消痰涎。
  4. 绵茵陈蛇舌草煲鲫鱼

    • 材料:绵茵陈20克、蛇舌草20克、鲫鱼1条(约400—50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
    • 烹制:各药物浸泡、洗净并蜜枣去核;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油便可。
    • 功效:清肝热、祛湿困。

总结

惊蛰时节,通过食用合适的药膳,可以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饮食调理,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