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这一时期,万物生长旺盛,阳气逐渐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立夏养生,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关注人体自身变化,下面将从起居、饮食、运动和情志等方面,揭秘立夏养生之道。
起居调养
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过后,气候逐渐炎热,人们应顺应这一变化,调整作息时间。相较于春季,晚上睡觉时间可适当推迟,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上则要早点起床,迎接初升的朝阳,顺应阳气的充盈,让身体充满活力。
睡午觉
立夏后,晚睡早起使得晚间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而且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在正午炎热时分,血管扩张,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再加上午饭后消化道供血增加,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常会感到精神萎靡、困倦不已。因此,立夏后养成午睡的习惯十分重要。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最佳。
饮食调养
清淡易消化
夏季人体消化功能相对减弱,情绪也容易变得浮躁。此时,饮食上应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果蔬类、谷薯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粗杂粮,如山药、小麦、玉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粥食养生
粥食也是立夏时节的养生佳品。早晚喝一些大米粥或薏米粥,对于体质较弱的人来说,还可以在粥里加入红枣或生姜。这样的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滋养胃阳、补益气血,进而起到清心火、调理脾胃的作用。
运动养生
顺应自然
立夏之后,阳气逐渐旺盛,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人们应适当增加活动量。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自身免疫力,还能排出冬春两季积压在体内的寒邪。
注意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立夏后人体容易出汗,而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损伤心脏。所以,此时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推荐:选择日出后1小时或午时前进行八段锦、太极拳云手等柔缓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度。
情志调养
保持平和心态
夏季是心火旺盛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气躁、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立夏养生要注重精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避免大怒
中医认为,大怒会损伤心气,导致心火过旺。因此,立夏养生要避免大怒,保持情绪平和。
立夏养生,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关注人体自身变化。通过调整起居、饮食、运动和情志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度过炎热的夏季,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