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自然界阳气渐盛,万物繁茂生长,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立夏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养心护阳、祛湿防暑,为盛夏的健康打下基础。

一、起居养生

1. 夜卧早起加午休小憩

夏季日出早、日落晚,阳气旺盛。人顺应天地自然,起居方面应该适当早起,增加白天的活动时间。这里的“夜卧”是相对于秋冬入睡时间而言,而不是建议人们熬夜晚睡,是指不应该超过晚上11点。因此,在保障睡眠时间的前提下,适当地早起,午间适当休息,调整状态,清心宁神,有助于恢复体力,养护心阴。

2. 避免空调病

夏季,人们容易贪凉,长时间在有空调的室内不愿外出。这与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规律相违背,不利于健康。建议在清晨、傍晚等气温、光照合适的时候,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二、精神养生

1. 戒躁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2. 偏静的文体活动

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等,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三、运动养生

1. 适度运动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气随津脱”,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导致机体津液和阳气受损。

2. 选择适宜运动

建议在清晨、傍晚等气温、光照合适的时候,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四、饮食养生

1. 养护脾胃

立夏后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2. 清淡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3. 适当增酸

酸味食物(如柠檬、乌梅、山楂)开胃生津,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4. 祛湿健脾

薏米、赤小豆、冬瓜、山药等帮助排湿,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5. 忌过度寒凉

少喝冰饮,避免伤脾胃。

五、推荐食疗方

1. 荷叶粥

鲜荷叶1张,粳米50克,清热解暑。

2. 绿豆百合汤

绿豆50克,百合20克,滋阴清心。

3. 三豆饮

黑豆、绿豆、赤小豆各15克,健脾祛湿解毒。

六、特别注意

1. 心血管患者

避免情绪激动,监测血压。

2. 过敏体质者

立夏花粉增多,外出戴口罩,少吃发物(海鲜、芒果等)。

3. 体质差异大

具体调理请咨询中医师。

通过以上立夏养生方法,相信您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