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在这个季节,人们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秋季养生,从精神调摄、饮食调理、起居习惯、运动锻炼等方面,为您揭秘秋日健康生活之道。

一、精神调摄

  1. 振奋精神:秋风落叶,万物凋零,常使人触景生情,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垂暮之感。为此,老年人应调摄精神,白天宜以平素所好的事物,随意玩乐,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而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走出凄凉低落的窘境。
  2. 调整精气神:深秋季节落叶纷纷,面临着万花凋零,人们会出现悲秋情怀。必须要重视精神上的调养,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不能让情绪波动过大,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可通过旅游或者向他人倾诉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二、饮食调理

  1. 滋阴润肺: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补品或药粥。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伤人。
  2. 饮食清润: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薯等。
  3. 秋季饮食宜忌: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津耗气,因此也要适当食用一些能够滋补气血、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避免吃辛辣以及煎炸的食物,比如茴香、韭菜、生姜,以免加重秋燥。

三、起居习惯

  1. 早睡早起:秋风乍起,气候干燥而秋日早晨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气最为湿润的好时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充沛的活力。
  2. 秋凉宜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且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但为了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特别应进行秋冻,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的与秋凉接轨,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四、运动锻炼

  1. 郊游登山: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郊游登山活动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秋日郊游登山,能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且地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犯。
  2. 秋季运动:秋季气温比较低,增加了血管收缩以及粘滞性,降低了韧带的伸展度以及关节活动幅度,所以每次锻炼前也有10分钟的准备活动,以免出现关节韧带拉伤。秋季运动时要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等,以维持身体灵活度。

结语

秋季养生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全面调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生,才能在金秋时节健康度过每一个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