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府穴的概述
1. 定义
神府穴,神,与鬼相对,指天部之气也。府,府宅也。神府名意指任脉的天部之气在此聚集。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具有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功能。
2. 别名
尾翳穴、骬尾穴、骭鹘穴、神府穴等。
3. 出处
神府穴是神府穴的别称,神府穴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
4. 主治疾病
神府穴主要用于胸肺、心神及脾胃疾患等:如胸满咳逆、胸痛、癫痫、胃痛、呕吐、呕血、食不下等。现代多用以治疗心绞痛、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精神病、胃痉挛、急慢性胃炎等。
二、神府穴的取穴方法
1.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2. 取法
从胸剑结合部沿前正中线直下1横指处即是。
三、神府穴的解剖位置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四、神府穴的疗法
1. 刺法
双手抱头,针尖略向下斜刺0.5~0.8寸。
2. 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3. 按摩
经常用四指叩击鸠尾穴,可使皮肤富有光泽,气色饱满,精神充沛。
五、神府穴的配伍
1. 配后溪穴治癫痫。
2. 配内关穴、中脘穴治呕吐、呃逆。
3. 配涌泉穴治癫痫,呕痰沫。
4. 配中脘穴、少商穴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5. 配灸脐中穴治少年房多短气。
6. 配后溪穴、申脉穴治癫痫。
7. 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8. 配后溪穴、神门穴治五痫。
六、神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1. 安宁神志
神府穴具有安心宁神的作用,对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 宽胸定喘
神府穴具有宽胸定喘的作用,对于胸闷、咳嗽、哮喘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 消除疲劳
神府穴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于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后出现的疲劳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 缓解焦躁性格
神府穴具有缓解焦躁性格的作用,对于性格急躁、易怒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七、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人无蔽(通敝)骨者,从歧骨际下行同身寸之一寸,为鸠尾处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鸠尾者,任脉之络穴也,在胸骨剑突下,当心之下,旁开一寸。
《针灸甲乙经》:鸠尾,在胸骨剑突下,当心之下,旁开一寸,任脉也。主胸满,咳逆,呕吐,呃逆,心烦,心痛,惊悸,狂言,癫痫,脏躁,胃痛,食不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