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中期。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阴阳平衡。春分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保持平和,以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饮食调养:省酸增甘,养肝健脾
春分时节,肝气旺盛,酸味食物会助长肝气,易克脾土,所以要减少食用柠檬、橘子等酸味食物。而甘味食物能滋养脾胃,可多吃大枣、山药、菠菜、荠菜、鸡肉等。例如,用大枣和山药熬粥,香甜软糯,既能健脾益胃,又适合春日食用。
春分是植物吐露伸长嫩芽的时节,这个时候可以增加芽菜、春菜的摄入量,食材新鲜有益健康,比如豆苗、豆芽、蒜苗、椿菜、枸杞叶、黄瓜花、嫩姜等,口味以味鲜、清淡为宜。
起居调理:晚睡早起,与日同行
入春后容易有春困现象,解决这个烦恼的最佳办法就是保证作息规律,晚上23点左右入睡,早上也不赖床,6-7点起床,通过伸个懒腰、听听音乐、洗温水脸来唤醒一天的精气神,午间小憩半小时至一小时,保证每天有7-9小时的睡眠时间。
运动调理:升发阳气,疏通气血
生命在于运动,春天万物萌动生长,我们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员,春季运动舒展身体有助于我们升发阳气、疏通气血。此时,可以更多地进行户外运动,比如爬山、放风筝、骑行、踏春等。清晨或傍晚,在公园、河边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既能享受春日美景,又能活动身体。
情志调理:保持乐观,疏肝理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三月……以使志生。保持乐观的心态,疏肝理气,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通过听音乐、踏青、养花草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防病保健,应对春疾
春分后昼夜温差大,易诱发感冒、过敏、肠胃不适等问题。尤其需注意“春捂”,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同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总结
春分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保持平和。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理,以及防病保健,我们可以健康地迎接春天。